啊,不然余三元派我过来做什么?”
“等这些战舰下水,我把你们全杀了!”
两栖攻击舰是现代化战争中的近海大杀器。
北美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相关构想,用于搭载小型战斗机、直升机、气垫船等等,用于突袭登陆。
但直到迈入新世纪,相关项目依旧没能启动。
而无人机航母,同样是是未来大趋势。
因为雷达电子一体化越来越完善,导弹防御系统也越来越强。
未来若想突破敌人反导系统,要么不惜成本研发速度更快更准的导弹,要么以极低成本研发无人机集群实现饱和式打击。
目前肯定是第二种最合适。
设置50座电磁弹射架,一次释放50架无人机,或铺设3~5条电磁弹射器,持续释放一批批超音速无人机,作战效率远超现在的航母。
迈入新世纪之后,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联邦资本面对东岳号,于02年启动了两栖攻击舰和无人机航母建造计划。
相关订单交给蒂华纳集团,两栖攻击舰造价20亿美刀,采购10艘;无人机航母造价30亿美刀,采购5艘。
蒂华纳集团给出的建造周期为8年,也就是2010年交付。
但实际上,2020年也不会交付。
毕竟交付了等于增强敌人。
而现在,三系两栖攻击舰和无人机航母即将下水,期望重返亚太的联邦资本,必然催促蒂华纳集团加快建造速度。
加快建造,意味着高成本,也就方便大卫·恩斯格要求国会老爷们加钱。
最终造价极有可能翻倍,甚至翻两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