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心,飞快处理视频中的信息。
先逐帧截图,再用蓝色虚线连接石墨碎片,然后用红色虚线代表电流过载,进而形成动态效果···
短短十数秒,图片中的花火就被虚拟线条描绘成一堵直径20公里,厚度1.3公里的圆形墙体。
在这里面,代表花火的点状标记,密密麻麻,数以万亿计,它们互相间距却仅有20厘米,有的随同惯性坠落,有的随同惯性上升,有的燃尽消失,也有的迅速补位···
它们的运动轨迹、电流强度、存续时间等等,均是一组数据,从而导致四大显卡矩阵都出现了轻微卡顿。
但如果没有这种分布式布局,同步并行处理的显卡矩阵,如果没有‘利用渲染原理对现实场景进行统计’的大模型,北美肯定得不到如此详细的可视化数据。
或者说,联邦资本可以搞懂弹幕反导系统,完全是因为不惜成本跟着余三元搞了显卡矩阵。
“如果没有显卡矩阵,我绝对会认为这是奇迹、神迹、不可思议的外星技术。”
北美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科研人员感叹着,放大屏幕上的图片,“传统的反导系统,一个是点对点拦截,犹如两根铅笔在空中相撞,容错率极低。”
“一个是末端爆破,利用无数破片对目标进行拦截,犹如向一根飞来的铅笔,喷洒粉末,容错率较高。”
“三元农业的弹幕系统,类似后者,但加入了EMP机制,利用过载电流构成一种类似渔网的静电区域,犹如在铅笔前进的方向,竖起一道可以触发引爆装置的空气墙,几乎不需要统计容错率。”
“我们若想突破这道墙,首先需要为高超音速导弹更换主动引爆机制,其次需要更换抗干扰、防电磁脉冲的制导系统。”
科研人员说完,调出今年NASA在太平洋试验的X43型高超音速无人验证机,“把它改造成巡航导弹,用NB52B母机送到白令海,然后在2.9万米高空加速到9马赫,再切到距离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