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进了屋,这间屋之前是用来存放小孩子们一些淘汰的玩具的地方。
有孩子的家庭,尤其是现代多孩家庭肯定存在同样的困扰,那就是孩子们半岁,一岁,一岁半,两岁,两岁后…这期间对玩具的兴趣点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而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的。
很小时候玩的是拨浪鼓,只要小鼓摇晃起来,发出咚咚的声音,就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但是再长大一些,小鼓就要受冷落了,他们喜欢那些用布头做成的小老虎,小耗子造型的玩偶。
就比如骆家这两个娃,团团和圆圆,小时候那些玩具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不仅家里人宠他们,源源不断的给他们买玩具,做玩具。
几个哥哥姐姐,包括辰儿在内,都是不停的从外面给他们捎玩具回来。
亲戚朋友之间过来探望,也都喜欢给他们带玩具,逢年过节,杨若晴也会象征性的给他们添置点新玩具。
如此一番下来,好家伙嘛,有的新的就不喜欢旧的了,扔掉又怪可惜的,送给别人家孩子?
那样似乎也不好,这东西不像那些吃食,这些小玩具一来也兑换不了多少银子,二来又不能果腹,三来嘛,这是自家孩子们玩过的,承载着一段回忆和儿时的时光。
所以思来想去,杨若晴把全家人喊到一块儿,大家一致决定家里孩子们用过的玩具,骑过的木马,放过的风筝等玩具,一概不外送。
于是,杨若晴专门腾出一间空屋子出来,在这里存放这些玩具。
一口口木箱子里,甚至铁皮箱子里面,装的全都是玩具。
而且这个房间也干燥通风,玩具存放在这里不容易损毁生虫子。
家里还有猫,时不时的从这附近经过,又或者村子里别家的猫,又或者附近流浪的夜猫,都喜欢往骆家院子里来转几圈,找点吃的。
骆家人喜欢投喂这些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