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上还整齐的摆放着一批新运到的大理石柱。
从查令十字继续向前,进入斯特兰德大街后,报童的吆喝声开始此起彼伏,《纪事晨报》头版写的是东印度公司股价波动,《时报》则在大谈墨尔本内阁上台后的新政策,《泰晤士报》在向读者介绍近来时兴的铁路债券。而在《经济学人》的版面上,除了那篇作者署名为路易·波拿巴的《拿破仑思想》以外,大部分内容都在介绍英格兰电磁电报公司拿下比利时铁路电报专营权对伦敦金融城的震动。
一个年轻神情紧张的实习记者夹着纸卷与亚瑟擦肩而过,他边跑边在低声背诵他连夜准备的采访稿,他的脸让亚瑟想起自己在伦敦大学读书时的模样,那时他还不是爵士,还只是个刚刚脱下农夫麻布衣裳、改穿粗呢学生外套的黑斯廷斯先生。
前方不远处就是舰队街了,这条街永远是伦敦醒的最早的街道之一。
印刷机的滚轮已经转动了一页,油墨与湿纸张的气味冲进鼻腔。当伦敦市民刚刚起床准备上班的时候,舰队街的大部分工作却已经进入了尾声,忙活了一晚上的印刷工人与校对员在街口的早餐摊位上吃顿简餐、喝口早酒,刚刚来到工作岗位的戴眼镜的编辑们则坐在办公室里准备起明天的样报了。
时不时,你还能看见二楼窗口探出几位昨夜未归的倒霉蛋,看他们满脸的胡渣和捏在手中的笔记本就知道,他们多半是写夜稿的通讯员。
亚瑟来到《英国佬》编辑部的门前,铜制招牌被昨夜的雨水冲洗的发亮。他脱下手套,轻轻敲了敲那扇还带着夜间湿气的木门。
今天是帝国出版公司每月例行召开董事会的日子。
《英国佬》、《火花》、《经济学人》、《自然》,这些名震不列颠的刊物,都将在今天向董事会提交本季度的广告收益报表与发行情况,并接受董事会成员的例行质询。
前台的钟表刚过七点四十分,前台文员正坐在那张堆满剪报和档案夹的小桌后,一边低头翻阅刚送到的报纸,一边喝着刚泡好的红茶。
他一抬头,看见亚瑟进来,赶忙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