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团体:假使爱尔兰独立,考虑到爱尔兰人的普遍无知,因此建立君主制国家可能是唯一选择。如果要为爱尔兰选一位国王,有没有合适的推荐?
在谁来当国王这一点上,爱尔兰团体的回答几乎全都指向了初代黑斯廷斯侯爵,似乎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唯一一位能令爱尔兰各派势力都认可的人选。但是由于黑斯廷斯侯爵持有反法立场,并且还曾经以陆军中将身份参与了约克公爵领导的奥斯坦德远征,所以这件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在爱尔兰以外的地方,比如说印度,初代黑斯廷斯侯爵的工作同样杰出。
在他的任期内,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廓尔喀战争征服了尼泊尔,通过第三次马拉塔战争吞并了马拉塔诸邦。当然,相较于其他几任印度总督,他在对外战争方面称不上特别亮眼,但他在内政治理上的水平却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在他的治下,英属印度修复了德里的莫卧尔运河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和行政改革,并鼓励新闻自由。而在1819年的时候,他还通过和平手段,花钱从柔佛苏丹手中买下了新加坡。
然而,他在印度的十年任期却难言美好,因为他的告别有些不太体面。
他的问题,出在了钱上。
起初,只是一些寻常的财政吃紧。征服马拉塔的军费开销巨大,修缮运河、兴办学校、设立邮政系统,这一切都要花钱。东印度公司虽然是商业机构,但却又要担负起治理半个印度的行政职能,而伦敦方面拨款的态度向来吝啬,通常情况下,他们不向印度多要钱就已经不错了。
因此,银根吃紧的总督府自然而然的开始寻求“更灵活”的金融手段。
就在这时,加尔各答的威廉·帕尔默银行浮出水面。表面上,它是本地经营良好的商业银行,深得孟加拉本地商人信赖。而事实上,它与总督府高层关系密切,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和驻军薪饷的贷款、代理了英属印度殖民地的债券发行,甚至还拥有部分土地的抵押权。
伦敦方面一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黑斯廷斯侯爵是乔治四世的密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