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下限就低了,不知道低到哪里去了。
顾博远和孙家强配合的极好,来这里的人大都知道规矩,没人闹事,毕竟时不时的会有公安过来维持秩序。
李龙也没在这里久呆,看了看,检查了一下就回大院子去了。
周一,李向前让周园过来找李龙,要他去县里开会,这回代表是确定了。李龙不仅成了代表,而且还主动的递交了申请加入组织的书面材料。
成为代表,他可不是啥都没做,直接给县教育局捐了价值一万元的书桌板凳,这手笔在这年头可不小了。
事情是通知了马晓燕的,她过来采访,这回是让李龙上到了北庭日报——上到自治区日报还有点勉强。
李龙又私下里给本乡的中小学各捐了价值一千元的书桌板凳。教育局那边需要全局考虑,那些书桌板凳基本上都发到了偏远地区的学校。
本乡的学校特别是中学虽然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但比那些偏远山区的还是要强。
等三十年后,反倒是偏远地区的学校比县城附近的要好太多了。一来是国家投入,二来那些社会慈善机构、个人捐款,都瞄向了偏远地区。
反倒是这距离县城比较近的,位置比较尴尬,既不在县里,领导无法关注到,面子工程轮不到;也不在偏远山区,无法因为穷困而受到社会的关注。
李龙两世头一次当代表,身上的使命感还是挺重的。捐款给教育部门是他的第一步,第二步原想着要好好的调查一下民情搞搞提案的,李向前让他消停一些。
眼下大家都在关注发展,他努力把自己那一摊子搞明白,然后用从供销社那里搞来的任务,带着乡亲们致富就行了,别七想八想的,到时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李龙随即就明白了。
自己能当这个代表,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民族团结搞的好,是个标杆;第二个就是乡村致富的带头人,这两个事情可不能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