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笑了笑,他其实看到了许多的弊病在,李观一想要走的道路,希望以才选士,希望能够让百姓读书,开智,一步一步走。
但是学宫里面已经被大儒把握,他们有自己的理念,学派,浩然正气所在之处,就算是百姓读书明智,最后也会被他们影响到,自然而然地汇入不同的某个学派里。
学宫应该纯粹。
现在的学宫内部,则如世家门阀一般,依靠着把持学子,在天下拥有名望,汲取学子的血液,成就自己一个人的地位,那不该是学宫,不是诸子百家。
八百年,积累了太多的弊病。
这弊病是伴随着举荐制,如同毒一样蔓延在学宫内部的。
在举荐制更换为科举之前,必须要抹去这些遗留之毒。
新的时代之前,学宫应该重新干净,虽然再度过去几百年,就一定会积累新的弊病,但是,莫怕,莫怕。
来者,无穷。
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
王通当为大事,弟子入天下,天下不知我名。
王通夫子抬起头,看着公羊素王,素王注视着这位最看重的晚辈,怔住,旋即立刻意识到他要做什么,眼底悲苦,叹息,王通微笑拱了拱手,往前一步。
他眸子微垂,不紧不慢:“之前王通回答你们的问题。”
“现在是我要问你们了。”
“大儒,名士,求名利吗?”
这个时代的百家名士一时无言以对。
王通笑了笑,眼底似乎有了一丝丝遗憾,道:
“最初的时候,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那时候觉得夫子所言甚是,可是后来在这天下走过一遭,却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