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放到参宿四上面,这并没什么。往些年观测到的亮度与直径变化数据比这个更大的时期都有。”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只不过这次可能比较快一点?以往要达到这种程度的亮度与半径变化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并不是天文学领域的专家,但这段时间常老院士也恶补了很多有关于天文学领域的知识。
尤其是有关于参宿四的。
毕竟这颗距离地球仅六百多光年的红超巨星的确让人非常感兴趣,再加上它现在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末期,即将演变成超新星爆发。
所以很多人都对此感兴趣,希冀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一场绚烂的宇宙烟花。
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台大型外太空空间望远镜在完成正式的调试校准工作后,接下来的首批观测目标必然有参宿四。
所以对于参宿四的一些基本信息,常华祥还是了解的。
像这种亮度与半径的变化,放到参宿四这种晚年红超巨星身上并不能算什么很奇怪的事情。
对面,徐川点了点头,认可常老院士的说法。
但很显然,如果仅仅是发现了这点东西,他也不可能说MIRI天文观测数据有问题。
“如果说亮度和直径的变化并不能够说明什么的话,那你看看这个。”
说着,他将MIRI天文观测数据翻了几页,一份NIRSpec近红外光谱仪观测数据映入了常华祥院士的眼帘中。
“这是.”
看着徐川指明的观测数据,常华祥院士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诧异。
虽然并非天文领域的学者,但这种直白的观测数据他还是看得懂的。
而电脑屏幕上,徐川指出来的NIRSpec近红外光谱仪观测数据,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