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徐庶虽在辩论中未多发言,却也因这场胜利,在朝堂有了更多关注。
他辅佐郭嘉暗中筹备察举制改革试点,挑选世家势力薄弱、民风淳朴之地,与世家大族中关键人物私下周旋,阐明改革利弊,试图为日后推行减少阻力。
而郑玄所荐之人也陆续进入了国子监。
儒学虽然有种种弊端,但也有着种种好处,郑玄在辩论中有一句话说得是对的。
儒学之根本,在于正人心、厚风俗。
仁义礼智信是绝不能摒弃的。
这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所在。
这也是为何国子监会把儒学纳入到政治一科中,让学子们继续学习。
有了这些大儒入驻国子监,国子监的师资力量的不足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因为身为大儒,精通的不仅仅是儒学,更会触类旁通,对数算、刑律也是颇有见解的。
儒者,师也,
若是连学识都不渊博的话,怎么担得起“大儒”二字的称呼?
一切都在悄然改变,大汉的未来,正朝着新的方向缓缓前行。
今年冬季尚无雪,更不知何时落雪。
距离渭水之辩已经过去了六个月,又是一年冬季来临,天气越发寒冷。
如果说东北一带的冬季是寒风凌冽、就如同刀子一般刮在人脸上。
那么长安这边冬季便是一种刺骨寒冷,教人穿再厚的衣服也挡不住这份冻骨的冰寒,冻彻心扉。
未央宫,宣室内。
刘协站在窗户旁边望着外面那天空,哈出一口白气,搓了搓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