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也不是特别特别远。
曾经的他,想不太明白,为什么明明有这么多教训在前,朱皇帝还是要这么做,当时的李云觉得,朱太祖骨子里还是个老农民,眼皮子太浅,因此做出一些不智之举,最终导致靖难之乱。
如今,做了十年皇帝之后,他再回头去观望两个世界的历史,很多事情才豁然开朗。
朱皇帝是个农民出身,或者说,他干脆就没有什么出身可言。
他初登帝位,根本没有什么皇室可言,跟李云现在的处境,几乎一般无二。
而想要最快的速度,将皇室的影响力,推广到天下各地,或者说,至少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并且感受朱明皇室,那么个分封法,的确是最快的途径了。
到最后乱起来,也是乱到自家锅里。
如今的李云,满十六岁的儿子就只有三个,假如他现在突然没了,若是有哪个权臣控制了军队然后篡了位,他的儿子们,连说话的声音都不会有。
即便有,也很少有人能听得见。
皇帝陛下一个人默坐许久,最后才看了看孟青,开口说道:“这个事,我再细想想,不过让他就藩长安…”
“倒是不错的。”
皇帝看了看孟青,笑着说道:“我还有不少政事,今天咱们就说到这里,过两天,你带着你家里人再进宫一趟,咱们再在一起吃上一顿。”
李皇帝笑着说道:“你家里的儿子,也带到宫里来,我给他荫封个官。”
孟青深深低头:“臣多谢陛下。”
说完,他才小心翼翼的低头,退出了甘露殿。
孟青离开之后,李皇帝又是一个人默坐良久,在他桌子上,堆了两摞文书,左边只有一二十份,是他今天必须要亲自处理的文书。
另外高高一摞,则是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