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写罢奏章,上官仪从书写时的澎湃情绪,到书写完之后,反倒冷静下来,若真要这么变革会很危险,会有人造反的。
乾庆二十六年,李承乾再一次见到了松赞干布的来信,时隔多年吐蕃划分道县之后的第一次来信。
李世民坐在一旁道:“你给了上官仪一个大造化。”
李承乾看着松赞干布的来信颔首。
“你想让上官仪执掌大权?给将来的太子辅政?”
“父皇说笑了,上官仪虽勤恳,但不够灵醒,也不够强大,他会为了李唐拿出所有,可他不见得会是裴炎,裴行俭他们的对手。”
李世民了然道:“你果然要重用裴行俭。”
从乾庆二十四年皇帝出游开始,到乾庆二十六年,皇帝依旧没有理会朝政。
有人问起皇帝去了哪里,有人说皇帝去了终南山,还有人说皇帝去了河西走廊。
太子监理国事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足以震动天下的政令。
上一次改田地归属的政令,是在当今陛下还是太子时。
当时为了发展关中,的确有改变过一次土地关系。
如今又来了一次,从旨意上来看应该是最后一次了,而且先在河北与辽东施行。
乾庆二十六年的秋天,李承乾正在骊山脚下与父皇一起游猎。
父子几人都没有去山下骑射,而是坐在树荫下看着一群孩子们排队比赛射术。
李世民道:“朕听闻太子妃近日就要临盆了。”
李承乾颔首,目光看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这个男孩是李唐宗室子弟,虽是一支不起眼的旁支,但他叫李林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