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种粮食,其次是制造业,生产建设,再其次是商业与贸易。
坐在皇位上久了,李承乾比以往更注重这个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这个影响能够改变多少人,能够影响多少人,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这天下与社稷说好也不算太好,说坏也不是太坏,大概就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路上走得磕磕绊绊的。
社稷发展,经济先行,葱岭拿下之后,大唐掌握了丝绸之路的全段,光是沿线收取市税,加快货物的倾销,金银正在不断地涌入长安城。
因为只有在长安才能读到最多的书,只有在长安才能买到最漂亮的锦缎,只有在长安才能喝到最好的酒水,见到最好的人。
所以,不论外面的人有多少金银,在货物的流动下,天下的银钱都会流向贸易的终点,也就是长安城。
现今的朝中很富裕,富裕得有些不像话,朝中再也不用担心为了治理社稷缺少银钱,反倒是需要担心了再多的银钱,都没有将事做好。
皇兄说了许多,李泰听了许久,大唐对未来的方向还是很清晰,人们对未来也有十分充足的信心。
魏王与陛下谈了很久,直到陛下要去批阅奏章了,魏王这才离开。
后来又有消息传来,说是魏王去了晋王府,将晋王斥责了一顿。
李承乾坐在凌烟阁内,明亮的烛台照亮了一幅幅的画像,听到有脚步踩在木制台阶上的脚步声,抬眼见到了跟随宁儿而来的小兕子。
她手里拿着一份地契道:“皇兄,这太贵重了。”
李承乾坐下来,笑道:“你收着吧。”
“可这…妹妹不敢收。”
“老君山就是你的公主封地,有何不好。”
“可这是整座老君山。”
李承乾揣着手,抬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