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见过了廖化李典之后,表示此刻的襄阳,强攻硬打,并不是上策,而蔡洲虽成焦土,但蔡氏在荆襄百年的经营,其根系之深,盘结之广,绝非一场大火能彻底焚尽。所以襄阳之中,总有些旁支庶脉、姻亲故旧、依附门客,在城破家亡的恐惧和一丝对昔日权势的留恋中挣扎。
蔡瑁面对当下的情况,也不得不放下昔日荆州第一大家族的架子,重新开始一点点的获取功勋,于是一条隐秘的渠道被重新激活了。
或许是某个侥幸逃脱的蔡氏管事,借着夜色泅过了护城河;也或许是某个与蔡氏有生意往来的行商,在守军松懈的黎明混入了城门;甚至或许是某个被曹仁清洗行动波及的无辜小吏,在绝望中成了传递信息的棋子。
诸葛亮通过蔡瑁昔日在襄阳周边留下的一条条的痕迹,以及诸葛亮对荆州当地豪强旧部的了解,精准地触碰到了这些在曹仁之火焚烧后,所残留的根系。
最先活动起来的,永远都是流言。
这些流言,如同最微小的孢子,开始在襄阳城内潮湿、压抑的空气中悄然滋生、扩散。
最初或许只是在市井角落的低语…
听说了吗?北边…曹丞相的大营里闹瘟神了!死的人比打仗死的还多,尸体都烧不过来…
何止啊!听说豫州那边也不肯给粮了,曹丞相的兵快饿得快不行了,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做鼠肉了…
接着,流言变得更有指向性…
唉,蔡家…真是惨啊。虽说蔡将军…可那洲上多少妇孺老幼,一把火…造孽啊…
可不是!听说曹将军那天在城里抓人,连和蔡家沾点边的远亲都没放过…这心肠…
嘘!小声点!不过…你说,要是骠骑大将军打进来…会不会好点?听说在河洛那边,骠骑可是在分田给流民种呢,还给发粮种…
分田?真的假的?那…那咱们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