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
破损的府衙。
曹真逃离的时候放火烧了府衙,徐晃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修复。
焦黑的梁柱斜刺向灰蒙蒙的天空,几片残瓦在风中呜咽。
曹真撤离时那把大火,不仅烧掉了府衙的堂皇,似乎也烧尽了此地仅存的一点秩序。
徐晃眉头紧锁。
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如臂使指的他,此刻却感觉像是陷进了泥沼。
民政的泥沼。
处理军事上的事情,徐晃游刃有余,但是面对残废不堪的江陵地区各种错综复杂的战后灾后民政事项,就难免是有些手忙脚乱了。
在最初的惶恐过后,江陵的这些残留百姓,开始将枪指向了好人。
是江陵的这些百姓民众对于骠骑军心怀不轨,或是满腔仇恨么?
不是的,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然后在活下去的渴望之下,展现出了农民式的狡猾…
注意,农民式的狡猾,严格上来说,是一个贬义词,而这个贬义词指责的对象,并不是农民,而是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上位者!
换句话说,这是华夏百姓民众,在千年封建王朝的压迫剥削之下,在特定生存环境和历史积淀下的智慧与策略!
在漫长的封建农业社会,农民是社会的最底层,承受着地主、官府、天灾、战乱等多重压迫。他们没有政治权力、缺乏法律保障,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极其脆弱。面对强大的、不公正的系统性压迫,公开对抗往往意味着毁灭。因此,他们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非正式的、迂回的生存策略,用以在夹缝中争取有限的生存空间、保护微薄的财产、规避不合理的负担。
比如,装糊涂,阳奉阴违,或是利用信息不对等和外乡人交易,精打细算的贪便宜小算计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