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拖在此地?那么为什么要拖?
徐晃看着甘宁,或是说,江东为什么不干脆一些,直接断了我粮道?若是完全断了粮道,又会如何?
甘宁想了想,粮道受到威胁,定然是要清除威胁!哦,明白了,这说明…他们也不敢真与我们全面开战?或者…江东内部不稳,他们有所顾忌?
正是此理!徐晃肯定道,语气带着分析,周公瑾新丧,江东必然震动。黄程二人乃江东宿将,此刻不在建业稳定局面,反而远驻江夏,多少是有些拥兵自重的嫌疑…他们袭扰我军粮道,一则可能是为了向我军展示其水军实力犹存…二则么,也有可能是江东变故,导致他们不得不在外…三则,或许也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和底线…他们不敢真的大举进攻,因为一旦挑起全面战火,江东后方若有变,他们也自身难保!
徐晃笑了笑,主公之前邸报之中有所提及,江东之中,派系众多,相互掣肘…这周公瑾身亡,或许江东当下…孙仲谋无法完全掌控局面?黄程二人,这两个老狐狸,怕是在借我们之手,向江东内部各方示威,讨价还价!所以既打又不打,既断又不断!
甘宁一拍巴掌,打,是为了彰显其价,不打,是为了避免我们和他们拼命!
徐晃点了点头,想通了这一层之后,也就自然有了定策。
他沉声下令。
首先就是加强护卫,后续所有粮船,无论大小,必须由精锐战船全程护送,编队而行,缩短航次间隔,减少落单风险,抽调弓弩手登船协防。
第二就是改变规律航线,尽可能利用支流或是夜间进行小规模、多批次的转运,化整为零。
第三则是加派细作、斥候,不惜重金收买江夏附近的渔民,严密监视江东水寨的动向,力求提前预警。同时,设法探听江东内部更详细的情报,尤其是周瑜死后,江东权力交接和军队调动的情况。
同时在防守上,在江陵水寨附近关键渡口、浅滩处设置暗桩、铁索,或沉没部分废旧船只堵塞次要水道,迫使江东水军走主航道,增加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