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那岂不是说,辽东能养百万兵?”戚继光眉头紧蹙,看着奏疏上的粮食产量和堪舆图上极其广袤的辽东,面色变得愈发难看了起来。
粮食产量、人口、地理环境,都是战场潜力的具体体现,显然,朝廷对辽东产量极度低估,在过去朝廷眼里,辽东问题不过癣疥之疾,不足为虑,小打小闹,不上台面。
但现在看来,辽东问题,根本不是癣疥之疾,而是心腹大患!因为在电光火石之间,戚继光看到了,辽东这片广袤的土地,将会成为天变这种局面下的龙兴之地!
天变,是气候剧烈变化之后,水旱不调,导致粮食歉收,代表着大明腹地的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吃的变少,人口不变,必然滋生民乱,而民乱进一步加剧降低人口,最终导致了粮食、人口的恶性循环降低。
大明腹地的战争潜力在天变的影响下快速降低,而辽东受天变影响小,降雨充足的同时,能够养更多的人口,此消彼长,时日一长,不用五十年,辽东就会变成天变这种特殊环境下的龙兴之地。
这就是戚继光看到的辽东。
“戚帅所言,正是朕所忧虑之事,水滴石穿,以山海关为支点,大明腹地和辽东这个跷跷板,大明腹地的战争潜力会缓慢下滑,再加上一些汉壮投效夷人,真的有可能变成大明心腹大患,这也是朕为何要将高淮父子焯水的缘故。”朱翊钧说起了之前的案子。
高镡和他的义子高淮,被冯保以一种极度残忍的方式焯水杀死,并且移送了解刳院,让其尸体为大明医学做出了贡献。
一旦夷人坐大,迭加天变,问题会更加严重。
辽东不能乱,辽东乱了,大明就乱了,尤其是辽东粮食产量还在以每年一成的恐怖增长速度快速增长。
“每年二十万丁,迁徙陕甘绥地方百姓到辽东。”戚继光看着堪舆图上的内容,面色凝重的说道:“这是根本之策。”
汉人越多,汉人开垦的土地就越多,就能把更多的夷人种到田里去,被种的夷人越多,辽东就越安定,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