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次政令变得更加极端,最终在极端中毁灭自身,这才是维新失败的主要原因,而非保守派的反对。
在需要进行维新,并且可以推动维新政策的时候,代表着大势所趋,已经到了不得不做,不得不革故鼎新,清理积弊的时刻,保守的保守不是多数,维新才是多数。
万历维新要防止保守,但主要是防止过度激进导致极端化,张居正现在就是最大的保守派头子,他对很多激进的政策都不认同,甚至连一条鞭法都否定了。
鸿胪寺的小风波,是三位激进派对东夷总督们的试探,试探下他们的能够接受的底线,事实证明,他们试探成功了。
东太几个总督府,对这次的《章程》十分满意,其实还能继续威逼利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少宗伯说是小事,请陛下开恩宽宥。”冯保告诉了高启愚的态度,高启愚不在乎这点小事,他更看重章程签订,对大明的影响。
高启愚选择了适可而止,无论是压榨东太总督府还是鸿胪寺这三位官吏,都是适可而止,做事做绝,是在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显然,试探,并不是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
大明廷臣们都读过斗争卷,对于斗争的范围,都有各自的理解。
章程签订,是大明开海的新阶段,这中间有多少的波折,其实都不必在意,只要能达到环太商盟的成立,就是胜利。
“就依少宗伯所言。”朱翊钧这才点头说道:“申时行在忙些什么?”
冯保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申时行压根就不知道他要办环太商盟这个差事,张居正也从没跟申时行说过。
就是申时行知道,他也不在意,就是高启愚再厉害,功劳再大,首辅位置也是他申时行的。
张居正从首辅的位置离开,陛下为了保证不会发生人亡政息的悲剧,会选择一个张党上台,守护维新的成果,而高启愚被逐出了师门,这场争斗,结果早已经注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