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互相戒备了起来。
朱翊钧拿着奏疏,摇头说道:“有没有可能,李如松没想那么多,他就是想积累一点还田经验,若是日后真的要军管,防止手忙脚乱?”
李如松这个人,性格非常简单,他读了很多书,但终究不是读书人,他想的没那么复杂。
要用李如松,一定要想方设法克制李如松的脾气,他脾气上来了,对面四万倭寇,他三百人都敢冲锋过去。
李如松之所以要还田,其实是怕百姓乱起来,执行还田,就是为了让百姓忙起来,顺便给他们好处,安抚百姓不安。
冯保左看看右看看,看叶向高不在,才低声说道:“他就是想不到这些,才让人安心。”
李如松要是能想到这些,对政事有如此敏锐的嗅觉,那才让人不放心。
一个武功赫赫的将领,还工于心计,对政事有热情、有办法,用到边方开拓是极好的,但用在京营总兵的位置上,就有些危险了,尤其是对皇帝本人而言。
李如松可堪京营总兵大任,京营后继有人。
“徐成楚已经赶到了武昌府。”朱翊钧拿起了第二本奏疏。
徐成楚落水的风寒还没有好,再出发后,又在开封府停留了三日看病,未等痊愈再次南下,已经赶到武昌府。
这一路上车马劳顿,极为辛苦,到了武昌府,徐成楚就又病倒了,武昌府的医倌诊断,已经从风寒到了肺炎。
肺炎在这个年代是要人命的东西,徐成楚如果在容城县多休息几日,病情不会加重到如此地步,但他没有休息,没有养病,这症状就已经很严重了。
朱翊钧下旨徐成楚好生养病,再加上大医官的救治,有老卤水,肺炎还是可以救治的,徐成楚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
武昌同知的族弟请孙奇逢阻拦徐成楚,目的就是要给湖广地面争取销毁证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