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关键。
出兵不是一时激愤的抉择,而是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的抉择,相比较暴怒出兵,文华殿廷议后出兵,更具有威慑力。
暴怒出兵是皇帝激愤,是胡闹,文华殿廷议后,朝臣们也支持出兵,代表了皇帝和朝廷的双重意志,这才是对官僚们最大的震慑。
皇权和臣权在这片土地上斗了几千年了,皇帝也不是为所欲为的,这种廷议出兵,代表着皇帝和大臣们形成了反腐的共识。
“你的意思是,群体决议,是对付克终之难的最好手段?”朱翊钧思索了一番,笑着问道。
冯保思索再三,摇头说道:“难说。”
费利佩有个国务委员会,那是他爹留给他的重要遗产,费利佩把国务委员会解散了三次,前两次是为了金债券演的戏,最近这一次,是费利佩独断专行。
群体决议,对付不了克终之难,一个皇帝的威权,在执政的过程中会不断加强,越是明君圣主,威权越重。
万历十八年,陛下的‘朕意已决’,已经没有人敢反对了。
克终之难这个难题,只能交给陛下自己去解决了,别人真的帮不上忙。
朱翊钧没有在这件事上多纠结,拿着一本奏疏,说道:“户部请复祖宗成法。”
张学颜领户部,请命复洪武成法,营造官仓、卫仓、常平仓、义仓,积蓄粮米,赈济灾荒。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朱元璋下旨:朕尝捐内帑之资,付天下耆民籴粟以储之,正欲备荒歉,以济饥民也,凡遇岁饥,则先发仓廪以贷民,然后奏闻,著为令。
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多次发内帑,建立四仓赈济灾荒,如果遇到灾年,允许地方官先发仓廪赈济,再奏闻朝廷。
先发仓廪赈济,再报闻朝廷,这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贪腐,多少府库粮仓都被灾荒给掏空了,但同样,一旦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