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xt_93">大明火炮不够精准,大明步兵在冲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两百步的范围内高速机动,鼓声、旗语、小旗指挥,火炮的覆盖范围会产生一些变化,而大明步兵要根据这些指挥进行机动,这就有了两百步硬功夫的概念。
显然,是这个专项训练,让张新河有了充足的体力去救人,并且自己顺利上岸,没有因为救人溺亡。
张新河是个把总,他其实已经脱离基层军官的范围,再往前一步就是参将,这已经是将领范围了,但张新河还是义无反顾的跳进了河里。
那一跪,是忠孝不能两全,京营上报天子下救黔首,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有很多军兵退役后,依旧谨遵条例,不肯对百姓下手。
忠于朝廷、陛下、大明,忠于自己,他就要在体力耗尽的情况下去救人,那就很有可能不能尽孝了。
舍生取义,大丈夫做事的道理,说很难说明白。
戚继光看着张新河宽慰他的母亲,才低声说道:“他不是臣带的兵,他一直在李如松的振武团营,是李如松带出来的兵,以前也是个刺头,被李如松给打服了,他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如果他不幸溺亡,妻儿老小都失去了依靠,对他们而言,天都塌了。”
“塌不了,没人养,朕来养就是。”朱翊钧立刻说道,几个人的生计,他还是能供养的起的。
“陛下圣明。”戚继光一愣,张新河能够义无反顾的原因也非常清楚,他知道哪怕真的自己溺亡,皇帝、朝廷也会善待他的家人,所以他去了。
京营的兵,也不都是戚继光一个人带出来的,但毫无疑问,李如松带出来的兵,也是好样的!
军魂是属于整个京营所有锐卒,属于一种凝聚人心的共识,不是戚继光一个人的。
“少宗伯,这个一等功臣,礼部可有意见?”朱翊钧看向了等候很久的高启愚问道。
高启愚立刻俯首说道:“理当如此,臣领旨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