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个人利益和诉求、无数的群体利益和诉求,千丝万缕盘根交错,让人理不清、捋不顺、剪不断,稍有动作,就会触及到一大群人的利益。
凭什么让个人或者集体,为了‘更加伟大的利益’放弃自身利益?
而且每个人、每个群体的立场不同,哪些利益,是更加伟大的利益,各自的看法完全不同。
在朝中做事,但凡是先做事,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做着做着,自己就从多数派变成了少数派,最后被打倒,被清算,被扣一堆的屎盆子。
而且不搞定人,就想做事,很难很难,有些人他做事的本事不大,但坏事的本事可一点都不小。
比如武清伯李伟、李文全、李文贵,他们折腾宝钞,没折腾多少银子,险些把宝钞的信誉击穿。
所以朝廷做事,是一定要先搞定人,在搞定人的过程中,找到最普遍的共识为切入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张居正在开启新政考成法之前,也是先把杨博搞定,逼着杨博同意了考成法后,才开始推行。
当民坊的规模足够庞大,牵扯到的利益相关方足够多,个人、群体的利益和诉求,多到错综复杂不好梳理时,这种臃肿和臃肿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会在民坊身上快速爆发出来。
朝廷的官厂有人贪,民坊就没人贪了?
朝中确定了座次后,下面人才方便站队,工党有些风波,但问题并不严重,仔细梳理,这次的风波会慢慢平息。
朱翊钧等到三位重臣离开后,才继续处置奏疏,他看着面前这本奏疏,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朱批准许了。
自从王国光致仕后,户部一直只有张学颜一个人挑大梁,本来少司徒这个位置,是留给侯于赵的,等侯于赵忙完了浙江还田就回京做少司徒,可是侯于赵自己不回来。
从去年冬天起,关于少司徒谁来做,朝中就廷推了数次,最终确定了四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