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依旧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引起皇帝的重视。
陛下让人说话,这种环境,还要搞倍之,死有余辜。
“陛下,高攀龙没那个胆子,贱儒都是比较惜命的。”周良寅思索了下,给了另外一个理由,他也是贱儒,贱儒最大的特点是惜命。
贱儒也就当个奸奇,哪有那个勇气冲撞皇帝,不要命了?
“这倒也是。”朱翊钧闻言,为之错愕了一下,才点头说道:“朕会盯着他,他要是蛊惑人心,闹出邪祟之类的乱子来,朕容不得他。”
“陛下圣明。”周良寅俯首说道。
朱翊钧和周良寅说起了正事,主要是讨论了山西发展的情况,周良寅欲言又止,但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山西有煤,但这些煤,都是匠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一点点挖出来的,是不是会因为一些形而上的原因,比如全国一盘棋,比如保障供应等等理由,让山西低价、甚至允许各地打欠条让山西供应煤炭?
“谁在对山西施压?谁在威胁山西?户部借着修驰道的两百万银,对山西施压,要山西低价保证煤炭供应吗?还是其他布政司仗着自己文化教育的优势地位,要求山西?”
“难不成想在大明弄个安史之乱出来?”朱翊钧闻言,语气颇为严厉的说道。
朱翊钧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徐州知府刘顺之面临的难题,保漕运还是保民生。
保漕运对上负责,保民生对下负责,刘顺之前面四任知府选择保漕运,把徐州搞得一团糟。
刘顺之选择保民生,既保住了民生,又保住了漕运。
大明眼下的外部局势,完全没有急迫到要牺牲山西来保证全国发展的地步,万历维新之前,大明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天朝上国,不过稍微有些虚而已。
万历维新之后,是真正的天朝上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