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只鸡,居然敢卖十二银,简直是骇人听闻,在普通的餐馆,两银就能置办一桌酒席了,凉、热、扣碗、汤、主食全都有的酒席。
可在松江府,十二银只能买半只鸡。
这只鸡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只吃粮食、喝牛奶、听音乐长大的,有专门养鸡的乐伎,每天给这些鸡弹琴奏乐。
王谦办这个案子,理由是虚假宣传,因为鸡这种生物,没有牙齿,它无法咀嚼食物,因此它必须要吞食一些小石子来帮助磨碎食物,这种说只吃粮食长大的鸡更干净、更尊贵,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至少得吃石子。
但王谦实际动机,是维护松江府人的脸面,松江府绝大多数人既不会吃象粪,也不会吃十二银的半只鸡,但就是这些怪事,让松江府人颜面尽失。
盘要大,量要少,抹点酱,撒点草,勺一划,卖给沪爷八百八,这都成童谣了,连小孩子都会唱了!
除了十二银半只鸡、三银一个鸡蛋的事儿之外,还有最频繁的就是各种斗富的事儿,香车美人奢靡之物,上海滩的富少们,斗富都斗到海上去了,比谁名下的画舫多,一年都开不了一次的船,停满了青龙港。
朱翊钧笑着说道:“松江府是大明工坊最多、工匠最多、匠人学堂最多、女工最多的地方,时至今日,也只有松江府完成了商品经济,而且因为开海,各种思潮舶入,这些事儿今天有,以后还有,这就是朝廷的职责所在了。”
松江府是万历维新的桥头堡,松江府在探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值得大明腹地好生学习,很多糟烂事儿,起因都是万历维新,朝廷要负起主导责任,引导风气的不断改变。
“陛下,可能,松江府也是第一个完成丁亥学制规划的。”王谦说起了万历十五年以来最大的新政,丁亥学制。
“这么快?”朱翊钧颇为惊讶,和王谦仔细聊了聊情况,这才万历十八年二月,丁亥学制提出刚满两年,松江府居然看到了完成的可能。
此时此刻的松江府,已经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