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多。”朱翊钧看向了堪舆图,这幅越来越精细的天下堪舆图,可是将安南、旧港、倭国等地全都囊括其中。
这份天下堪舆图在万历三年就有了雏形,那时候,地图上就已经将安南、旧港、马六甲、倭国等地完全囊括。
这是皇帝陛下的野望,也是大明再次伟大的蓝图,连这些地方都没有拿下,怎么能称之再次伟大呢?
这些年,这张堪舆图上,仅仅加入了金池总督府和大铁岭卫的绝洲地图,不过整体精细了数倍。
倭国和安南局势相似,倭国的人口在快速变少,因为青壮年的损失,让倭国人口出现了结构性的崩塌,在万历十七年这一年,倭国人口减少了近五十万,跌破了七百万丁口的下限,而且还在向下快速滑落。
倭国的内部矛盾在快速的激化,土一揆、国一揆、一向(一向宗)一揆、百姓一揆愈演愈烈,大名们已经无法有效压制倭国人的不满,这种矛盾又无法外溢通过对外战争转移。
倭国的粮食产量累年下降,因为沿海的港口、矿区,吸纳了太多太多的壮劳力,而乡野之间无人耕种,粮食完全仰赖海外输入,进一步加剧了人口减少。
倭国正在走向全面崩解。
朱翊钧拿出了一本早就准备好的圣旨,交给了张居正,过年的最后一天发出去,到倭国大概要到明年三月份了,他笑着说道:“这要过年了,给倭国幕府将军丰臣秀吉下道圣旨,朕给他出个药方吧。”
圣旨上全都是良药,绝对管用的良药。
朱翊钧给丰臣秀吉提出了两个路线,第一条就是闭关锁国,片甲不下海,人口流失、人口向沿海城镇聚集等等问题,就可以解决,这些幕府将军、大名们,就能继续作威作福了。
第二条路线,是彻头彻尾的还田,超过一顷的田主,将所有田亩交还,由倭国幕府分派给倭国万民,休养生息,既可以解决粮食困境,又能遏制人口的不断下跌。
但都是废话,无论哪条路线,都不是丰臣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