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发现一条比以前老入路更加安全的入路,或者发现一条可以进入全新区域的安全入路,足以确立在神经外科界显赫的地位。
但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医生,居然对此毫不在乎,他根本没时间来发论文,说明这些技术在眼里不值一提,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他去关注。
为什么约翰内森掌握那么多新入路一直不发论文,现在原因也找到了,因为这些新入路的原创者不是他,而是杨医生,约翰内森不可能用老师的成果。
“杨教授!”
莫里斯改变了称呼,因为他想起约翰内森称呼眼前这位大师级的年轻人为“杨教授”。
“能不能给我讲一讲有关脑干的安全入路。”
莫里斯厚着脸皮提出来。
作为患者家属,他已经问的够多了,其实,作为患者家属只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这个手术风险在哪里,不做手术可能会怎么样,做了手术又可能会怎么样,至于手术的细节,不是他关心的范围。
“有关手术的细节,这是医生的工作,我很难跟你说清楚。”杨平不想跟患者家属谈手术细节,最多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手术过程,让患者家属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很详细的手术细节,家属不仅听不懂,而且容易引起误解,也浪费他的时间。
“对不起,杨教授,我不是有意耽误你的宝贵时间,因为我也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所以我对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有兴趣。”莫里斯坦率地说。
杨平忘记了他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于是说:“我理解你的好奇,但是我想知道你对神经解剖和功能研究达到了什么水平,因为这些很重要,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如果没有深入地掌握这些,恐怕很难听懂我所说的,我直接告诉你安全入路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误导。
“我在美国接受完整专业规范的神经外科训练,在美国,我算是一个资深神经外科医生,我每年神经外科手术数百例,其中脑干肿瘤手术每年例数在五十例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