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和惯性参照系,为此,爱因斯坦觉得牛顿力学不够用,才创立相对论。”
“所以,你这个课题其实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如果说你说听懂了,那么一切就此结束,因为你其实没有听懂,如果说没有听懂,那说明你还会去继续学习,突破自己的边界。”
“我说的检测标准的适用范围,检测方法背后的原理,检测工具二次信息转换的失真影响等等,这是很少一部分,更大的是现代生物学的整个框架什么,基石是什么,你应该需要去学习,否则你现在就没办法继续下去。”
“就像数学,当你不知道皮亚诺公理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还有证明123这回事。”
杨平告诉大家。
“你掌握的知识就是一个圆圈,你掌握得越多,它与未知的边界就越大,所以你接触未知也越多,常常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反倒是你的圈很小的时候,会觉得这也简单,那也简单。”
大家算了被上了一课,原来很多知识平时以为学懂了,其实一点没弄懂,只是平时为了不给算力有限的CPU增加负担,很多教材默认了“暂时算你懂”。
张林和小五没想到他们的课题居然牵涉到这么多知识,小五有点不确定地问:“你说我们的课题还可以继续?”
“当然,不仅可以继续,而且很有希望研究出一点新东西,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你们最好去研究一下生物学的框架,然后找来搭建这些框架的原始论文阅读,将知识积累足够,再重新出发,否则现在就此结束。”
杨平顺手写了一个书单和论文的目录给小五和张林,在系统空间里,杨平读过书已经超过现实中任何人,因为没人有那么多时间来读书。
已经失望的小五和张林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重新打起精神,发誓要搞出一点真东西。
旁边的医生们也是跃跃欲试,希望可以加入张林和小五的研究计划。
也不知道怎么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