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接下来,轮到神经外科团队接手。他们的任务是修复受损的桡神经和正中神经,这不仅关系到手臂的感觉恢复,还直接影响到肌肉运动功能。由于神经组织极为脆弱,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极高的精准度。主刀医生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将细如发丝的神经纤维逐一缝合。几个小时后,神经修复工作顺利完成,为后续的康复奠定了基础。
随后,骨科团队开始处理骨折问题。为了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我们选择了微创手术方式,借助3D打印导板精确定位骨折位置,并使用钛合金钢板进行固定。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密切配合,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完美无误。最终,骨折部位得到了有效固定,为后期愈合创造了条件。
术后初期,小林的情况并不乐观。由于创伤严重,他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反应,体温持续升高,白细胞计数居高不下。我们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加强抗感染措施,并给予营养支持。与此同时,心理辅导师也开始介入,帮助小林及其家人缓解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林的状态逐渐趋于稳定。他的手臂血供恢复正常,伤口也开始结痂愈合。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如何最大程度地恢复手臂功能?为此,我们请来了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为小林量身定制了一套渐进式的锻炼计划。从最基础的关节活动度练习,到简单的抓握动作,再到复杂的协调性训练,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
一天下午,当我走进病房时,看到小林正在努力尝试用受伤的手拿起一杯水。尽管动作还有些笨拙,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是那么灿烂。“医生,我真的可以慢慢控制这只手了!”他兴奋地对我说。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化作了无比的欣慰。
小林的成功案例进一步证明了现代医学的力量,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要给予患者希望和勇气。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无论是术前的精心规划,还是术中的默契配合,亦或是术后的悉心照料,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思考如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近年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骨科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