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听到吴浩的这番话,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刚才的疑虑和担忧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吴浩团队所取得成就的敬佩和对未来的期待。
吴浩给了会议室内众人一些消化反应时间,然后将大屏幕切换到产品列表页面,继续介绍道:“再看技术转化,我们自主研发的各类无人机,比如大型货运无人机,目前占据全球70的重型物流无人机市场,去年销售额190亿。
电磁炮相关的舰载供电模块,已被三家军工企业采用,订单总额超200亿。
就连看似基础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也为我们带来了每年30亿的专利授权收入。”
“更重要的是隐性成本的节约,”吴浩话锋一转,接着讲道:“在这座基地里,从材料研发到产品测试能实现全链条闭环。
比如我们的电磁炮,从实验室样品到实弹测试,过去需要辗转三个省份的测试场,光运输和协调成本就占研发经费的15。
现在在基地内就能完成全流程验证,研发周期缩短40,成本降低近三成。”
他看向那位提问的专家,坦诚道:“您担心的‘负担’,其实我们通过三个方式化解:一是核心技术转化收益反哺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共享复用,比如机场既能保障科研试飞,也能承接民用货运。
三是国家对我们这类前沿科技企业的政策支持,比如税收优惠和重大项目补贴,这部分每年能减轻约15的运营压力。”
“至于人才带来的隐性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
吴浩补充道:“上万名顶尖人才在这里形成的创新生态,每年能诞生2000多项专利,其中15属于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
这种技术壁垒带来的竞争力,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