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们交头接耳,讨论声中“技术瓶颈”“成本控制”“分阶段验证”等词汇此起彼伏,如同一群工匠在审视蓝图时开始计算每一块砖石的重量。
首座领导的目光从吴浩脸上移向窗外的天空,嘴角却泛起一丝笑意。他太熟悉这种从憧憬到务实的转变,就像当年他们畅想航母的时候,会议室里也曾有过类似的“冷水”。
陈司长推了推眼镜,然后冲着众人说道:“所以我们更需要‘螺旋式推进’—,先实现近地轨道防御模块,再逐步拓展至深空。
就像当年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总得一步步来。”
海军领导看着吴浩说道:“小伙子,敢想是好事,但路要一步一步走。
当年我们论证航母时,也被说‘不现实’,现在不也挺过来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过来人对理想主义的呵护,又有对务实精神的强调说道:“这样吧,先把跨军种训练模块做个可行性报告,咱们先在模拟系统里‘飞’起来。”
程海峰将相变材料样本重新摆回展示台,金属光泽在灯光下折射出冷静的质感说道:“其实‘不现实’往往是突破的起点。
莱特兄弟试飞前,谁觉得飞机现实?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不现实’拆解成一个个‘可验证’的小目标,然后努力将这些小目标一个个实现。等到这些小目标都实现了,那么我们距离这个大目标就不远了。”
首座领导看着重新投入讨论的众人,忽然想起一句老话:“造船的人,既要能仰望星空画蓝图,也要能弯下腰来敲铆钉。”
他看着会议室内在座的众人说道:“同志们,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而行动,就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今天的每一张图纸、每一行代码、每一次争论,都是在为这座桥添砖加瓦。”
听到领导的话,在座的不管是专家还是海军方面的领导和军官们都不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