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看来,阿斯加德的中年人也足够奔放了,但在阿斯加德人看来,他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当然,沃斯塔格也不是单纯的跟着他们胡闹。
这也是要说的第二点。
那就是沃斯塔格是个合格的老师。
他总是在胡闹之中,把他的经验和知识教给他们。
这可比单纯的教训和课堂,要有用的多的多!
兴趣对学习和成长的驱动作用是巨大的。当我们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就如同内心被点燃了一团火,驱使我们主动去探索、去学习。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与被动接受知识截然不同。以阅读为例,若对文学作品充满兴趣,我们会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主动去品味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传递的情感与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轻松记住书中的内容,还会不自觉地思考、分析,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而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即便花费大量时间强迫自己学习,也可能收效甚微,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纵观历史与现实,许多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是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成功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小就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5岁时,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那始终指向南北的磁针,让他对科学的奥秘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份兴趣伴随他一生,促使他不断探索,最终提出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再看当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轻时看到人们饱受粮食短缺之苦,便对农业产生了强烈兴趣。他怀揣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一头扎进稻田,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伟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兴趣能够为我们指明方向,给予我们坚持下去的力量,让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不断突破,创造奇迹。
追随兴趣不仅能带来专业上的成就,还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当我们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时,往往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仿佛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内心充满愉悦和满足感。比如,热爱绘画的人,在调色、勾勒线条的过程中,能够忘却烦恼,将内心的情感通过画笔抒发出来;钟情于音乐的人,在演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