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的这份计划可以由小见大,中小企业作为切入点没有错,可以从互联网行业开始,然后形成示范效应,不过最终还是需要等待时机.”
“时机?”
“其实破局关键是能否达成动态平衡。
目前经济处于上行,但根据我的观察时间不会太长,5年左右会呈现一个周期拐点,如果经济下行,会加剧目前的循环,让一些问题暴露出来。
当动态平衡被打破,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而你的这份计划如果能坚持下去,届时未尝没有成功的可能其实从来都是这样子的,任何事物只有被需要的时候才会产生价值,至于什么时候会被需要?
那就要留给时间来回答了。
希望届时彼岸在,你在!”
厉已宁的这番话犹如一记惊雷,在陈默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震惊的并非厉老对自己的期许,而是这位经济学泰斗对经济走势的预判——那个精准的时间节点,与他前世记忆中的转折点几乎分毫不差。
“所以,小默,有些事情从来就不是难不难的问题,是想不想的问题,至于怎么样才能想?
就像讳疾忌医的病人,非要等到病入膏肓才肯求医,你要做的,就是提前备好良方,等时机一到,自然药到病除。”
陈默肃然起身,向眼前这位白发苍苍已至耄耋之年的智者深深鞠躬:“谨记厉老教诲。”
“对了,”厉老突然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那个天机阁,还缺顾问吗?”
这句话让陈默浑身一震。厉已宁是谁?华夏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改革开放的智囊元老,北大讲坛执教四十载,门下弟子遍布政商两界。
当年他三顾茅庐都未能请动的重量级人物,此刻竟主动抛出橄榄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