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txt_67">他的全部心神都被常浩南描绘的图景所占据,巨大的信息量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等等!”栾文杰猛地回过神,身体不自觉地前倾,急切地追问,甚至忽略了车已停稳,“就算解决了等离子体控制,产生那种强度的约束磁场,需要的电流是天文数字!能耗怎么解决?工程上怎么实现?”
常浩南显然早有考量:“磁场系统是能耗大户,关键在超导材料。”
他解开安全带,一边解释一遍起身准备下车:
“火炬实验室在单原子金属界面设计和材料模拟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积累,而科学院物理所的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去年恰好发现了一类铜氧体系的新材料,在高压环境下展现出非常有潜力的特性。”
“目前我们两边正计划合作,目标是把这类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在一定压力下推进到150K以上,这虽然还是需要冷却,但相比传统的液氦温区,工程难度和能耗已经大幅降低,完全有投入规模化应用的可能。”
车门被司机从外面轻轻拉开,微冷的空气涌入。
迎接的人群已经在车外列队等候,栾文杰也不得不站起身。
但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常浩南勾勒的聚变蓝图中,动作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一只脚刚踏下车梯又忍不住回头,压低声音急切地问常浩南:“那…是不是得立刻立项,建设一个全新的、更强大的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像EAST的全面升级版,或者全新的设计?”
常浩南也随着他下车,站在车旁。
“栾主任,现在需要的,恐怕不只是一个研究装置。”他眯起眼睛,迎向东方的阳光,“而是一个完整的聚变发电试验示范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