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等离子体发生器正常…”
“发电系统自检完成…”
一个个子系统报告声在车间里回荡。程俊红和常浩南紧盯着监控屏幕,上面显示着发动机内部各关键部位的实时数据。
“全系统通电!”随着指令下达,监控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
“电磁场生成成功,任务载荷唤醒成功…”
技术员兴奋地报告。
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程俊红长舒一口气,四个月来的压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明天就可以运往阎良了。”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直的身体,“经过改进的轰6验证机已经准备就绪,只要完成最后的地面检查,就能开始飞行测试。”
无侦8不可能装进任何轰炸机——哪怕是图160的弹舱,所以需要一种专门经过改进、可以外挂超大体积载荷的轰6来发射。
好在这种改进并不影响飞机在翼下正常装载46巡航导弹的能力,所以镐飞集团干脆出了个取消内部弹舱、增加空中加油管和机腹大型挂架的新型号轰6S。
常浩南点点头:“我刚刚在试飞申请上签了字,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排在前面…”
第二天清晨,完成初步地面监测的01号原型机被小心翼翼地重新拆解成三个部分,准备分别装入已经等候多时的两架运9运输机。
“3.3米多点的货舱,装这种真正的大件还是有点费劲了…”指挥运输任务的空军军官看着正在操作内部吊机的机械师,咂了咂嘴说道:“要是能有个C17那样的5.5米宽货舱就好了。”
常浩南无奈扶额,想起来几年前第一次看到运9的时候,几位之前只见过运8和C130的空军领导恨不得把眼珠子都塞到飞机货舱里面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