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29">作为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他的名字至少可以让那些编辑认真地去看论文内容而不是直接丢掉。
至于论文的质量…
根本无需担心。
常浩南站起身,双手接过那份设计说明:“那我就不打扰杜老师了,等到改完之后再拿过来给您看。”
离开办公室之后,常浩南特地看了一下系统,发现自己的科研点数已经恢复到了6点。
系统是根据科研成果产生的影响上限给予科研点数的。
他的这个设计方案目前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还很有限,所以才只获得了5个科研点数,要不是看到设计说明的人里面有杜义山,恐怕这个数字还要更低。
但如果以后这个成果又产生了更大的影响,那么就会有新的点数进账。
相应地,如果一个成果问世的时候就产生了轰动效应,那他就可以一次获得大量点数,但日后想再通过同一个成果获得点数就比较难了。
因此,虽然和杜义山的出发点不同,但常浩南也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尽快发表。
另外他在管理水平方面也获得了可怜的5点经验…
毕竟只是带着三个本科生做大作业而已。
工程经验获得了20点。
理论能力则没有变化,毕竟作为一个从二十多年后回来的人,常浩南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用到什么对于他本人来说的“新”理论。
看着常浩南离开的背影,杜义山只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浑身充满用不完的精力。
因此思索片刻之后,他决定去刘洪波那里一趟,看看今年是不是还有其它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当然他也不指望能找到第二个常浩南,对于大三本科生来说,能完整不出错地把设计流程走完就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