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_111">但中国的商业逻辑有一个底层逻辑是庞大的人口和需求,价格低一点没关系,只要量上来了,我一样能赚钱。
但在地广人稀的美国,这条路就行不通了。
假设你现在是美国小镇的音像店店主,能覆盖的客户群体就是这个小镇的人群,潜在用户也就是那么几千号人,多说一两万人。
小镇的人口和观影潜力只能供养一家音像店,所以你的日子过的也还算滋润。
这天突然有个叫百视达的狗东西把店开到了你的隔壁,录像带的种类全、数量多,还有很多独家片源,客户们蜂拥而去。
在这种时候你能降价吗?
人家是大公司,永远比你更能承受亏损。
而且即便降价了,小镇的观影潜力就这么多,你虽然可能保住你的客户,却也失去了应有的利润。
这就是为什么几年以来美国各地的个人音像店纷纷倒闭的原因。
陶玉书搞电影制作发行,在此前并不是不了解美国的录像带租赁行业,但这次深入各地的考察,她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很多以前在香江积累的经验也被颠覆了。
夫妻俩边吃边聊,休息够了,陶玉书注意到了咖啡店对面的圣克鲁斯邮局。
被罗马柱装点的邮局气势恢宏,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宛若教堂一般庄严的耸立在太平洋大道上,是这座小城里为数不多的标志性建筑物。
陶玉书突发奇想走进邮局,花岗岩和沙岩建成的外墙斑驳,瓷砖铺成的地面也已经老旧,门厅内竖立着邮政信箱。
夫妻俩进来时,邮局里没什么人,只有一位正陷入「地中海」危机的中年男子在数算着什么。
自电话进入平民百姓家之后,邮局的工作量已经大大减少了,这两年美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电子邮件的风气也逐渐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