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小撮顶尖群体,倒是能比大学生群体强。
但问题是只要是圈内的人,评奖肯定会有倾向性,自然也就容易影响奖项的公平。
所以综合来看,当年林朝阳坚持以大学生群体作为庄重文文学奖的初审评委,简直是再正确不过的事了。
这种组织方式保证了奖项入围作品的水准,真正做到了优中选优,且极大的避免了在初选阶段就出现沧海遗珠的情况。
毕竟大学生们的精力实在旺盛,很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干劲,哪怕是再椅角叠男里的作品,他们都能翻找得到。
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奖专注于这个文学领域最重要的文学体裁,除了大学生们的积极责献,当然也离不开评委会的努力。
按照评审制度,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委会将由作家、编辑、评论家、电影家、
戏剧家、学者等文艺界骨干力量组成,除此之外每年还有少量的普通读者加入作为评委。
丰富的评委配置也让庄重文文学奖的评选更能倾听大众的声音。
6月初,燕京的天气逐渐由春日的温和转向盛夏的炎热,这天一大早,太阳便以挂得老高,小六部口胡同内外热闹非凡。
转眼间庄重文文学奖的评奖已经来到第四届,作为国内如今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今年的评奖名单一经公布便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广泛关注。
「于华!于华!」
《文艺报》的记者在胡同口逮住了刚下车的于华,询问他得奖的心情。
早在一周之前,第四届庄重文文学奖的获奖结果就已经公布了,于华凭借着《活着》获得了这一届的最佳中篇奖。
再加上《活着》的同名改编电影由章艺谋执导,刚刚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殊荣,于华的获奖一下子就成了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做梦都没想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