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深夜,陶玉书和林朝阳倚在床头。
「沈宝新最近跟那个于品海确实走的很近,对外说的是于品海打算办报纸。」
「消息准确吗?是确有其事还是障眼法?」
「听说已经招募了一些采编人员,不像是故弄玄虚。」
林朝阳纳闷道:「办报纸?现在香江报业竞争这么激烈,他也敢进来?」
整个七八十年代,香江的报刊行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激烈厮杀,到九十年代港股五家上市的传播业公司明报企业、东方报业、星岛报业、南华早报和新系机构。
这五家上市公司占据了市场90的份额,剩下的10份额也都是由《大公报》
《文汇报》《资本》这样的背景雄厚和实力不俗实力所掌握的。
于品海客出身,敢贸然进入这个行业,着实令林朝阳感到不解。
「这也是我好奇的地方。伯韬说他在菲LV宾空手套白狼了一家上市公司,手里有钱了,又找到了沈宝新这个报业老将合作,倒也说得通。」
沈宝新是明报企业的联合创始人,长于经营管理,有「铜币铁算盘」的外号。跟金庸工作几十年合作无间,最后两人也是一同退休的。
不过陶玉书心中有个担忧,明报集团早年的印刷业务都是由沈宝新独自的新昌印刷有限公司代印,她入主明报企业以后,这项业务就从沈宝新手中要了回来,交给了玉郎机构旗下的帝国印刷厂来负责。
当时双方并未有什么冲突,但那毕竟是每年一两千万的稳定利润,陶玉书不信沈宝新心中没有介怀。
「你认为沈宝新有心重出江湖?」林朝阳问。
沈宝新当年手握着明报集团20的股权,经过合并玉郎机构的媒体业务和上市稀释,股份不足10。
可即便如此,这些股权也为沈宝新带来了超额的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