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118">昨晚他打了一圈电话,只叫了这么几个人来。
「你这号召力也不行啊!」林朝阳打趣道。
「唉,不是我号召力不行,是现在大家各有各的事要忙。」
去年老人家的南下,好像给中国社会加上了加速器,不仅是许多人下海了,
连那些没下海的也整天忙的找不到人。
社会的高速发展,让每一颗螺丝都进入了高速运转的模式,不能有一刻停歇。
今天来的这几个人也不是没事,只是更重视和林朝阳的聚会而已。
几个人中,于华算是新加入小团体的。
他去年在燕京待了一阵,回到了家乡嘉兴,到年末他的新婚妻子陈红刚分了房子,他也有幸成为了随军家属,回到了燕京。
于华的作品早年一直是在《燕京文学》发表的,结果87年《收获》搞了个「先锋文学专号」一下子把于华、马原、陈村等诸多年轻作家推到了全国范围内。
从那以后,于华的作品就跟《燕京文学》无缘了。
李拓提起这件事就有些遗憾,尤其是一个多月前,于华新的中篇《活着》在《收获》第六期发表。
以「我」在文化馆下乡采风的身份,引出历经沧桑的老人福贵的叙述,
有一种油画色彩斑驳的画面感。
这部发表以后,迅速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并且得到了许多资深作家,
评论家的一致好评,在读者群体也收获了高度评价。
「那天我去给林津岚拜年,他专门夸了你,说这部是一部杰作,还劝我一定要读一读,其实那几天我刚读完。」
来自前辈的夸奖让于华有些兴奋,但还是谦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