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林朝阳投稿的选择其实并不算多。
看来看去,他相中了沪上的沪上文艺。
沪上文艺创刊于1953年,首任主编是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最早叫文艺月报。六十年代停刊后,于77年复刊。
有意思的是,沪上文艺在1964年曾一度改名收获。
早在1957年,巴金、靳以创办收获并担任主编,后因各方面影响收获于1960年停刊,因此沪上文艺在文坛人称“小收获”。
眼下收获还未复刊,要是能上个小收获也是不错的。
而且这寓意也好,小收获,小富即安,非常符合林朝阳建设小金库的理念。
他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脚踏实地。
要不然怎么能从东北的黑土地走到这偌大的燕京城来呢?
心里有了想法林朝阳便行动起来,在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的年代,写小说不仅是文艺创作,更是个体力活。
一般人手写八百字的作文肩膀就得酸好一会儿,林朝阳进入创作状态每天至少三千字,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手指都快磨出茧子了。
图书馆六层只有他一个人,写作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有任何顾忌。
只待了一天,林朝阳便爱上了这里。
这个图书管理员的岗位,真是给他量身打造的!
林朝阳的新作品依旧是短篇小说,毕竟篇幅短,真要写的顺利,个把星期就能投稿,碰上个鉴赏水平高的主编,说不定一个月就能刊发。
如此短、平、快的项目,对于目前囊中羞涩的林朝阳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这天林朝阳正忙着写稿呢,升降机抵达的声音响起来,他还以为又来活了。
来到升降机处才发现,上来的是个小纸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