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的一生》在霓虹上市的第三天,朝日新闻的头版头条引爆了整个岛国。
标题题目是《二十五岁女子为何深夜“道歉”。》
[本国人喜欢道歉,根据纪录片《AC》的调查数据。霓虹人每人每天会说7.5次道歉话语,远高于欧洲3.2次的水准。
那么,为什么霓虹人如此喜欢道歉呢]
BBC真喜欢拍摄有关霓虹的纪录片,像是《霓虹退休大潮》《别和霓虹人谈性》《霓虹之耻》,批评向居多,文章提及的AC亦是,全名:Apologizecraftsman(道歉工匠)。
[因为道歉是最经济实惠,同时也是最符合冷漠社会的方案。通过“对不起”“抱歉”“十分抱歉”,能够有效避免纠纷,甚至避免经济损失。
举个例子,在霓虹餐厅,若是不慎摔碎了勺子碟盘,若能在服务员进行道歉之前先行道歉,那么很有可能,你将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故此,霓虹人频繁使用的两个原因之一,正是这个手段只需要口头表达,无需要任何实质性付出。
正是在霓虹“道歉经济”大行其道的氛围之下,“霓虹人的道歉被异化”,多数外国人认为霓虹人的道歉仅表示自我反省,并不意味着承担赔偿责任。]
头版头条从日语翻译成中文有点磕巴,因为顾陆本身日语水平也没多厉害。只能说,接触太多霓虹翻译,会一点。
“这朝日新闻什么习惯,二十五岁女子在什么地方”顾陆是被白潮出版社叫来看的,据说引起的轰动比地震还夸张。
继续看下去,省略中间对霓虹人的一些分析,终于看到关键信息。
[第一个原因占据了一大部分原因,那么第二部分正是来自直击民族性深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地震频发、多灾多难的生长环境,以及经济不景气的失落三十年,让90年代往后的霓虹人具有强大的自卑,即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