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尚书题…
学是学过,但他只是扫了一眼题目的名字,就缩了缩脖子,明智的放弃了。
因为熙州州学,请的教授,乃是横渠门人。
而横渠门人,素来不擅尚书。
第三类是诗经!
包诚露出笑容来,熙州州学目前主攻的方向,在五经是诗经,在兼经则是论语。
至于其他的?
不好意思,多数学生还在打基础的阶段。
好多人进了州学,甚至得州学的教授们,从韵书开始教起。
不然,他们连官话都不会讲!
而韵书想要学通,起码三年。
好在,熙河路虽然文盲率高。
但熙河的藩部首领们都不差钱!
哪怕是过去,像包顺兄弟这样的藩部大首领,也都是重金请了儒生在家教导子弟读书识字。
至于现在?
只能说,请代入现代中东狗大户!
譬如包诚的祖父包顺,去年光是去一次抹邦山朝圣,就布施香油一千多斤,牲畜以千计,还向佛牙舍利供奉了黄金、白银、珍宝、玉石。
自然的,在教育上他们也不吝啬。
像是包诚入读的熙州州学,虽然建立的时间很短——元祐元年才开始兴建。
但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斋、学舍、学田、学馆,都已能秒杀内郡的许多州郡。
特别是去年,包家在包顺率领下,到庐州祭祖、省亲之后。
他一回到熙州,就在自家的牧场里,模仿着庐州包氏的私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