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布匹,虽然最后多数,被发到了东南、两广,成了当地禁军和厢军的衣赐。
但也还有十几万匹,存在户部。
如今,稍微拿出一万多匹,制作贡衣、贡靴,自然毫无问题。
而且,朝政大臣们也乐于在这个事情上花钱。
于是,所制贡衣、贡靴,都是照着最好的方向,用实了工料的。
便连选的成衣铺子,也都是最好的。
一件贡衣,给工价三百文呢!
就连贡靴也给价一百五十文!
为了确保贡衣、贡靴的质量不出差错,都堂那边派了户部尚书韩忠彦和工部尚书王存担任‘知贡衣事’。
还把十几个御史,送去监督各大铺子缝制成衣。
想到这里,狄谘便忍不住在心中暗道:“这些文臣,对自己人倒是掏心掏肺的好!”
“知道要管质量,也晓得大方了!”
狄谘和狄咏一样,都在沿边当过基层将官。
他可太清楚,平日里朝廷里的文官们在军需物资上的吃相了。
枢密院过一道,兵部再过一道,然后下面的各级官员也还得分一道。
最终落到下面的大头兵手上的,不过十之二三。
于是,就出现了当年元昊叛宋时,大宋官军的军械甚至不如党项人手里的军械的千古囧事。
先帝励精图治,设立军器监,努力追赶,直到永乐城之战,才终于追上了党项人的军械水平!
但,其他方面依旧如故。
这就是西军将门们崛起的现实逻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