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相当于秋后问斩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处罚的如此严厉。
他孔文仲,作为当初那场风波中官阶最高,名声最大的人呢?
是不是也和这些人一样,本来都该贬为偏远军州知县、知军,在告身上留下罪责文字记录。
甚至如同刘安世一般,编管居住?
为什么他没有?
士大夫们嘴上不说,但心里面肯定会问了——是不是,因为他孔文仲孔经父,是孔子后人,故此官家才法外开恩,留了体面?
实际上,他孔文仲孔经父才是一切罪恶的源头,问题的根源?
对孔文仲来说,命可以不要。
但名声万万不能有污点!
这就是他的心病来源!
本来,他还不至于寻死。
可是…
汴京传来消息——官家在罢黜他们这些人后,就开始改革科举。
不仅仅没有恢复他所期望的诗赋取士。
更不要说,废黜那些他所认为的‘怀疑士大夫’、‘没有将士大夫的德行纳入考虑’等科场旧弊。
反而在邪道上,越走越远。
先是,提高了明法科、明算科在科举中的地位。
还大力提倡,宗室外戚恩荫子弟报考明法、明算两科。
更是增加了宗室在这两科中的解额。
不止如此,朝廷对于士大夫们的信任,也再次下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