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府,竟维持着一整套,从上到下,渗透进基层闾里,掌握着全城百姓的各种详细数据的官僚系统。
这就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赵煦在即位后,搞的吏员公考,又进一步强化了开封府的执行能力。
三年来,累计通过公考,补充进开封府的两千多名吏员,都是知识分子——最起码,也是通读了五经,读写没有障碍,掌握一定行政与律法知识的文人。
进了体制后,又因为赵煦的喜好。
他们人均都会打算盘,拥有基本的数学能力。
于是,钱勰提出的办法,有了落实的基础。
而且,执行起来效率非常高。
短短两天,就将汴京内外城并城外九厢十三坊,共计十七厢一百三十五坊的贫民给统计了出来。
赵煦见了钱勰上报的数字,也是惊讶起来:“竟有三万余人?”
“怎会这么多?!”他问着来到面前,面奏的钱勰。
须知都堂定下来的贫民标准可是很高的——须得或是在京中无有住宅,只能露宿街头之人;或是年六十以上,无儿无女,别无依靠之老人;或是无父无母,年十四之下之孤儿。
而众所周知,如今京中孤儿,基本都得到了妥善的收教。
开封府会将出现在其视野内的所有孤儿,都送去当报童。
所以,其实也就是前两类人需要赈济和救助。
钱勰苦笑一声,拜道:“奏知陛下,这三万余人,八成以上,皆是近年来,从各地州郡逃难入京之难民…”
赵煦顿时哑然。
大宋朝就是这样的。
地方遭了灾,灾民就往城市跑求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