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二年九月丁丑(28)。
汴京城东,专一制造军器局火器司作坊。
赵煦端详着,一门被推到他面前的火炮。
粗壮的炮管,以卧姿被放在一辆木制的推车身上。
炮身长约两尺(约6466cm),炮管厚实,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一门用了分段法铸造的火炮——因为,炮身上有着好几个用于加固、拼接炮身的铁箍。
而在赵煦身边,奉诏随驾而来的左相吕公著、右相蒲宗孟以及即将出知熙河,坐镇兰州,总领熙河一路,主持大宋西北战略的吕惠卿,都是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那门在他们眼中,完全不知是何物的铁器。
“官家,此乃火器司最新铸造之火炮…”沈括在旁边介绍着:“此炮选用徐州所炼之上等精钢为料,再经能工巧匠,以翻砂之法,铸为七段,然后以铁箍拼接、加固而成…”
赵煦听着问道:“现在还是只能分段铸造,不能整体一次铸成吗?”
沈括躬身道:“臣无能…数月以来,历次试造皆不能成材…”
赵煦唔了一声,道:“这不怪爱卿!”
“格物致知,圣人之道,自然须用圣人治学之精神!”
沈括抬起头,看向赵煦。
赵煦轻笑着,道:“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格物之道,正当如此!”
“每天进步一点,每月就能进步一些,每年就能飞跃一些!”
沈括听着,喃喃自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此诚乃圣人微言大义,用于格物致知,恰如其分!”
说着,他就跪下来拜贺:“恭维皇帝陛下,阐发圣人微言大义,以洪钟大吕,点拨愚氓…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