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xt_19">而史官们们也很显然知道自己不是。
所以,从负责国史修撰的有司到提举神宗实录修撰使范百禄等官员,纷纷上表,表示先帝之德,至大至圣,臣等不胜惶恐,奏表称颂云云。
看似什么都没说,实际什么都说了。
倒不是说,大宋没有头铁的官员。
而是,头铁的官员,不可能被任命为史官。
这也是统治者千百年来,慢慢摸索出来的经验。
直接和史官索要起居录,太刻意了,吃相也很不好。
而且,一旦有只言片语传出去,名声和面子上也不好听。
与其这样,不如把问题在源头解决掉——只要我任命的史官和记录起居言行的官员,是一定会站在我这边的。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担心呢?
被包养的人是不配谈独立人格的!
当然了,既然是包养,那相应的好处,自然是要给足了。
不然,就可能侮辱人家的专业了。
所以,赵煦在看到了史官们的奏表后,当即下诏,以自己重视先帝实录编修工作的名义,增加相关有司公使钱额度。
其中,神宗实录编修司的公使钱额度,直接涨了两千贯一年!
而这大宋朝衙门的公使钱…
谁不知道,是衙门里的官员小金库?
虽然名义上,公使钱只能用于本司公务支出,可问题是,公使钱完全没有监管!
实际该怎么花,都是本司主官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这道诏书实际上就是给史官们送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