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使节前往大明,表达友好意愿,并探讨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也就是更大规模的、正式的“勘合贸易”。
所谓“勘合贸易”,指的是外国来明进行朝贡贸易的一种称呼,也称“贡舶贸易”,因为洪武初年实行海禁后,只允许外国与大明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朝贡贸易,外国商船载贡品及各自方物土产来华,明朝廷收贡品、购方物后,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大明物品,各国贡期或三年,或五年,对日本则规定十年一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本与高丽、安南等国不同的是,日本没有与大明建立起真正的宗藩关系,贡舶必须持有大明事先所颁“勘合”,也就是贸易许可证。
而之所以足利义满跟其他国家的当权者,比如李成桂之类的不一样,对于贸易这件事情十分热衷,则是基于两点理由。
其一,现在日本处于南北朝内战状态,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南朝依旧在进行有效抵抗,而南朝占据的土地,则是各岛的南方地区,更靠近大明,平常也更频繁地进行海上贸易,北朝则是普遍在山区和内陆,只有九州岛上的几个藩有船队进行海上贸易.北朝比南朝有更多的土地和陆师,但是在水师和海上贸易方面,还是有些许差距的。
第二,足利义满很缺钱。日本跟大明或者高丽不一样,任何领主,哪怕是幕府将军,军费都高度依赖大商人和寺庙的借贷在大明商人是最低等的阶层,朱元璋想逮着哪个大商人宰就可以随便宰,商人半个“不”字都不敢说,但是在日本,幕府将军甚至天皇欠了商人的钱,都得老老实实地还,而打了这么多年仗,足利义满早就没钱了,所以急需通过与大明的勘合贸易搞点钱出来。
会议结束后,足利义满独自留在议事厅中。
窗外是“花之御所”宁静的庭院,但他的心思却早已跨越重洋,在这种乱世里,了解大明的动向对于日本的安全至关重要。
于是,他让是从召来了北山寺的主持——古剑妙快。
佛寺经济是此时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寺普遍拥有大量的土地、人口,除了这些,还有解释经文、武装僧兵、税收免除的特殊权利,所以,与其把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