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同时在外交上寻求兀良哈部的支持,形成对明军的战略包围。”
南誾听后,微微摇头,反驳道:“郑大人的策略虽好,但实施起来难度极大,且耗时较长,毕竟兀良哈部首鼠两端惯了,当前明军步步紧逼,我们等不起,我还是认为,应集中优势兵力,在关键地点给予明军重创,比如利用我们熟悉的地形发动奇袭.另一方面,也要寻求与明军和谈可能,争取通过外交手段缓解压力,为反攻争取时间。”
赵浚接着发言,他显得更为谨慎:“两位大人的意见各有千秋,但我认为还需考虑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我们没那么多资源了。”
“除了兵力,现在马上要过冬,粮食也开始紧张了起来,农民们的负担都很大,必须确保每一份资源都能用在刀刃上,既要支持前线的战斗,也要维持后方的稳定,不然大本营都不会太稳当现在开京里的很多百姓,没有柴火,家里的粮食也快见底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要跟日本九州岛的守护大名展开一些贸易,明军舰队卡着济州岛到釜山港之间也无妨,可以绕远一点从东岸交易,反正日本人是有船的。”
郑道传闻言,点头表示赞同部分观点:“赵大人的提醒极为重要,后勤保障确是此战胜利的关键.不过,我认为在加强内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情报的重要性,这几仗,其实我们对明军还是不够了解,既然明军已经深入了北方,各地的间谍都应该埋好。”
“这些都重要,也不重要。”南誾则补充说:“但核心仍在于军事上的有效反击,只有让明军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他们才会考虑和谈的可能。而和谈的成功,也能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恢复时间,届时再配合各方面,方能真正稳固。”
李成桂听着众人的建议,眉头渐渐舒展。
他已经能站起身来了,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的建议都很好,不过,本王必须亲征了。”
李成桂的话语如重锤落地,让整个宫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而谋士和武将们的脑海里,此时只有一个想法.李成桂的身体,能支撑住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