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不算高明,或者说徐辉祖本来也没想做的多高明,这种内部的不合,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可对于他们这种级别的将领来讲,这同样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如果上下一团和气,那才叫令人忌惮。
如果朝廷真的想要这些防区,譬如西域甘肃、宣府大同、北平、辽东等等地区,都是铁桶一块,那为什么还要调换镇守的国公们呢?说白了不就是不放心拥兵自重,从而造成当年唐朝的藩镇故事嘛。
不多时,朱棣已至近前,翻身下马,大步流星走至朱雄英面前,拱手行礼,声音洪亮:“恭迎天使驾临北平!”
朱雄英连忙微笑还礼:“四叔客气了,雄英此行,意在巡抚五京,同时也是来学习四叔守卫北疆的经验。”
朱棣爽朗一笑,目光锐利:“言重了,棣不过尽忠职守,何敢言经验。不过,若是有兴趣,倒是可以聊聊北疆大计。”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某种相同的神采。
朱雄英心知,这位四叔虽表面客气,实则心中野心勃勃,对皇位之志,恐从未熄灭。
而他,作为太子之子,自然也要为自己的未来筹谋。
一边策马进入北平城,朱雄英一边在队伍的簇拥下与朱棣交谈。
“四叔,雄英听闻,北元虽败,然其势力犹存,蒙古诸部亦蠢蠢欲动,不知四叔有何高见?”
朱雄英抬头看了眼城门,嗯,没有走一半落下千斤闸来。
之所以跟徐辉祖和朱棣,一见面说的都是这个事情,是因为对于大明来讲,此时北方的蒙古诸部的威胁,确实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
你说威胁不大吧,蒙古诸部的威胁又确实存在,毕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大明始终都把北元当做最大的敌人,而对于这个最大的敌人,大明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这种尊重并不是嘴上说的,而是用实际的战略定力来侧面证明出来的,为了对于北元,大明选择了对周边所有国家和势力,都极为克制,哪怕是日本人杀了几波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