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txt_51">“夏原吉,胡俨.”
朱雄英定下了念头,他亲自开口去找皇爷爷要,一定是能要到这两个人的,如此一来,刘三吾能统筹全局,练子宁可以做御史,解缙能写文咨询,铁铉精通律法,夏原吉善于理财,胡俨长于教育,一套小班子算是齐全了。
至于武将,现在洪武朝其实压根就不缺武将,虽然开国名将们正在逐渐老去,但是依旧是大明的中坚力量,而光是蓝玉这一派系的武将,其实就足够朱雄英用了,再加上靖难之役里在南军担当重任的李景隆、平安、盛庸、梅殷这些,或许算不上天下名将,但也都各有其长,反倒是那些靖难勋贵,诸如张玉、丘福、朱能几人,实事求是地来讲,现在还都是军队里的中低级将领,完全没有成长起来,没有对应战争的磨砺,恐怕未见得真有靖难风采。
毕竟,人,特别是将军,都是在困境中磨砺出来的,高强度的战争才是催生名将最好的培养皿。
当然了,战争肯定是有的,好苗子能要的也得争取。
不过朱雄英最近有了解,这里面倒是有一个人,可以为他所用,那就是张玉。
跟丘福、朱能这种一开始就在燕山三护卫里的将领不同,张玉的经历,更为复杂一些。
张玉早年曾出仕元朝,官至枢密院知院,元亡后随元顺帝逃亡漠北。他在洪武十八年归附明朝,随后参加了捕鱼儿海之战,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后升任安庆卫指挥佥事,洪武二十三年,张玉随蓝玉出征西域,现在还在西北边境呢。
而如果历史线没有变动,则是会跟着蓝玉一起驱逐犯境的蒙古部落,一直追击到鸦寒山,后被调往燕山左护卫,仍任指挥佥事,隶属燕王朱棣麾下。
换句话说,虽然现在的张玉跟朱棣有交集,但也只是此前战役作为斥候部队长官的短暂交集,还并没有成为朱棣心腹。
再加上张玉的儿子张辅同样是名将之姿,可以说是买一送一了,这个人,朱雄英完全可以向蓝玉讨要过来,以后用作吴王三护卫中的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